


ABOUT
2018 GSC TAIPEI ANNUAL
〔一年一度的青年論壇:Global Shapers Taipei年會〕
2018年,1場年會 X 300位各領域青年社群領袖
13場社經政全球趨勢特別對話 X 8場全球焦點討論 X 1場腦力約會
〔活動主題〕
2018世界經濟論壇冬季達沃斯會議,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參與人數,也是最多的國家領袖齊聚的一年。在社會關係緊張,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人類如何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成為各界領袖關注的議題。
綜觀世界,環境惡化終結了舊有的經濟模式,何種經濟模式能夠讓我們邁向持續繁榮;地緣政治競爭加劇了各國爭奪自己的主權和利益,如何平衡全球合作和地方自主;新興媒體的力量加劇了社會分裂,包容力如何重新展現。回到台灣,新世代的力量正在崛起;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產業重新洗牌;多元文化、多元性別意識悄悄發芽。
越分化的世界,越需要協調與合作,2018 Global Shapers Community年會,我們將主題定為「Creating a Shared Future in a Fractured World 共創共好未來」,精心挑選15個議題,利用創新引導的方式激發與會者思考、討論,共創一個人人共好的未來!
〔活動資訊〕
▍時間:06/02 (六) 09:00-18:00
▍地點:國立台灣大學 博雅教學館(捷運松山新店線公館站三號出口)
▍費用:原價NT$1,000,05/18 23:59 前早鳥票 NT$800;三人團報和學生不限時享早鳥優惠價每人 NT$800
▍Accupass 活動詳情:https://www.accupass.com/go/2018gsctaipeiannual
▍Facebook 活動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69791130173568/
💡 特別對話 An Insight, An Idea (AIAI):13大主題,社經政全球趨勢一次把握!
由世界經濟論壇(WEF)三大面向——社會、經濟、政治出發,結合台北分會的Global Shaper的專長領域,延展出13個與國際/台灣社會高度相關的主題,其中包含:公共參與、亞洲區域合作、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新興媒體、循環經濟、新能源、教育創新、人權、移工、貧富差距、性別平權、創意設計和運動健康。由各領域的佼佼者,針對不同主題,分享他們的洞察與新想法,與青年展開對話,激盪創新思維!
[ 講師陣容 ]
▍公共參與:行政院 政務委員|唐鳳
▍亞洲區域合作:時事評論家|范疇
▍人工智慧:ikala 創辦人|程世嘉
▍區塊鏈技術:Cobinhood 共同創辦人|黃偉寧
▍新興媒體:報導者 總編輯|何榮幸
▍循環經濟:循環台灣基金會 執行長|陳惠琳
▍新能源:陽光伏特家 共同創辦人|馮嘯儒
▍教育創新:雜學校 創辦人|蘇仰志
▍人權:司改會 法務與國際事務專員| 張馳
▍移工:燦爛時光 創辦人|張正
▍貧富差距:Oxfam 樂施會 台灣計畫經理|張心蕙
▍性別平權:Woman’s March Taiwan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劉小妤
▍創意設計:Pebbo 執行總監|林志勳
💡 全球焦點討論 Global Situation Space (GSS):9場全球焦點討論,邀你加入討論!
由台北分會的Global Shapers針對單一議題,分享國際局勢和自身經歷,並藉由帶領小組討論,反思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 講者名單 ]
▍公共參與: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徐巧芯 X 大安好生活協會辦公室主任|許菡芸
▍亞洲區域合作:國立台灣大學Blakemore學者|Samuel Galler X 2017 APEC亞太經合會中華台北代表|張伊茹
▍新興媒體:報導者數位專案經理|陳貞樺 X 自由攝影師|林彥廷
▍循環經濟:中華經濟研究院|Nate Maynard X REnato lab 前專案經理|蘇彣忠
▍人才教育: Jumpstart計畫共同創辦人|羅荷傑 X 美感教科書計畫 發起人|陳慕天
▍移工: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
▍貧富差距:UBI Taiwan 無條件基本收入台灣協會 共同創辦人|Tyler Prochazka
▍運動健康:中華經濟研究院|Eva Wolzok
(以上皆為Global Shapers台北分會的成員)
💡 開場&閉幕
▍開幕——共創我們的未來:燃點公民平台理事長|蔡致中
▍閉幕——找到你的使命感:Global Shapers Taipei團隊
💡 腦力約會 Braindate
信任是共創的基礎,而有品質的交流則是互信的開端。
2018年會,重磅講者陣容的AIAI和GSS外,特別設計全天的「腦力約會 Braindate」,讓每個參與年會的人都能夠事先知道所有與會者的背景和專長,透過主動邀約、配對,於整天活動的任何時段,前往會場中特別安排的舒適角落,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向彼此學習,還可能因此交到好朋友!
💡 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合作夥伴介紹
▍主辦單位:Global Shapers Community Taipei Hub
Global Shapers Community是由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簡稱WEF) 發起且篩選領導的青年網絡,目前遍佈158個國家、377個城市,全球共有7,607位活躍的青年領袖。台北分會目前約有2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Shapers,共同實現願景:
Improving the state of Taiwan and the world.
並透過每年舉辦年會,創造一個讓台灣青年能同時關心全球議程並聚焦在地行動的平台。
更多詳情,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GlobalShapersTaipei/。
▍協辦單位:燃點公民平台
燃點公民平台由36位高階經理人發起,我們這一輩創造了台灣第一次的經濟奇蹟,同時也留下了問題,我們深信如果能夠處理好歷史積累的問題,台灣必將再起,進而獲得晉身世界一流的國家的機會。燃點公民平台與前身393公民平台,至今已發展十一大專案促成「病人自主權立法」、「地方改革昏迷指數」、「房產稅制改革」等政策革新。今年將以「合理水價」、「天使基金」、「終點讚」、「燃點公民團」、「投票指南」為五大專案方向。用理性、專業、客觀的政策研究基礎,打造負責任的公民社會,建立永續台灣、美好家園!
▍合作夥伴:國泰金控
國泰金控員工人數超過4萬人、海內外營運據點約800處、每兩個台灣人就有一個人是國泰的客戶,因此我們更應該肩負起責任、不斷挑戰自我,在持續提升經營績效的同時,優化風險管理,整合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的思維,為台灣整體的永續經營更加努力!
國泰承諾讓「金流」帶動更大的社會、環境效益,企業永續委員會成立至今已邁入第七個年頭,2012年首度出版CSR報告書、為台灣金融業第一個採用GRI金融業補充指引的企業;直至目前為止,國泰世華銀行仍為國內最大的太陽能電站融資銀行,同時於2015年為台灣第一家簽署赤道原則,針對授信流程進行調整,針對大型專案融資加入環境、人權風險的評估,促成國內首案離岸風力融資;國泰人壽微型保險市占則為壽險第一,2016年承諾遵循聯合國「永續保險原則(PSI)」,並在2017年發布全台第一本PSI遵循報告;而國泰金控也訂定了四大永續主軸,針對再生能源與基礎建設、高齡化與健康、女力以及包容關懷議題,展開全面深化工程。諾貝爾經濟學家羅伯‧席勒曾於他的課堂中說:金融業不只是代表賺錢,金融市場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協助人們的創新得以真正的實踐。而國泰這個擁有1200萬客戶的龐大企業,我們堅信
「永續國泰,與鄰常在」
國泰對於企業永續的期望,就是成為一家價好、質更好的公司。
▍媒體夥伴:聯合報系願景工程
「願景工程」是聯合報系於2011年的60週年社慶時,對台灣許下的承諾,要以媒體力量為台灣帶來正向改變。我們提出並實踐媒體角色的新定義:
形塑影響、策動轉變;不只報導,還有行動。
媒體若只是觀察問題與報導現象,已不再足夠;負責任的媒體應有更積極的角色定位,與各界聯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付諸行動。
願景工程關心的議題,都是當代台灣迫切待解的危機。包括:揭櫫《公路正義》、發掘《社會企業》、探索《毒癮悲歌》、直擊《海洋廢棄物》,也關注《偏鄉長照》,更協助發起《百種興盛》行動搶救瀕危物種。關懷橫跨生態、教育、社會、高齡化等領域,不只聚焦眼前,更放眼未來,數年來籌畫推出超過四十個大型專題報導與行動,並持續追蹤,已成功促成多項具體改變。
「願景工程」不只報導,更走出新聞室,舉辦卅七場「青年論壇」,深入校園;也接受各界申請到各單位舉行超過五十場「願景開講」;並邀請專家或青年創業者在「公民沙龍」分享經驗,透過直播以及現場互動同步交流;至今已累計超過百場實體活動。我們認為,「努力讓台灣更好」應是全民共同的願景,「願景工程」邀請認同這項理念的朋友成為願景夥伴,一起攜手形塑未來、策動轉變。
不只報導.還有行動.你我合作.正向改變。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努力讓台灣更好。
▍設計夥伴:lymma
lymma是一個全球性的專業設計師人才社群平台,將散落於世界各地優秀的華人設計師,透過線上社群的力量,讓更多人能更加輕易的找到喜愛的設計師與設計作品,並拉近設計師與大眾的距離感,也讓更多優秀的新人設計師能被更多人所看見與發掘,並透過大量且專業的設計人才去解決企業的設計與創意需求。
TOPICS


行政院政務委員 唐鳳
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

戰略評論家 范疇
在一個分裂世界中,讓台灣成為一個海洋性、多元包容的典範國家。
Making Taiwan a Most Engaged and Inclusive Country in a Fractured World.

雜學校創辦人 蘇仰志
讓年輕世代投入教育新創成為一個循環。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 陳惠琳
從自己開始,成為改變的力量。

ikala創辦人 程世嘉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Cobinhood共同創辦人/CTO 黃偉寧
台灣有著世界級的人才,
希望台灣人們能團結起來創造下一個定義台灣價值的新產業。
AIAI SPEAKERS


報導者總編輯 何榮幸
只問是非,不論立場。

陽光伏特家創辦人 馮嘯儒
一起,可以更好!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法務與國際事務專員 張馳
期待有一天,司法能成為共同的許諾,
許諾一個公平的審判,一個平等的文化,一個體現正義的社會。
沒有人會因為司法不公,
而喪失最起碼的人性尊嚴。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創辦人 張正
每個人都有義務
成為暗夜中的火光。

Oxfam樂施會
台灣計畫經理 張心蕙
青年的創意、熱情及勇氣,是締造「無窮世界」雄厚的資本。

Women's March Taiwan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劉小妤
共感,然後共好。

PEBBO執行總監 林志勳
期望用設計思考
集結多方的觀點與力量
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