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pers - Harry
- Global Shapers Taipei
- May 28, 2019
- 3 min read
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 -- Mahatma Gandhi
從1994教改遊行到現在已經20年了,在期間台灣有大大小小的教育革新,然而教改的路還沒有結束。就讀UCL(倫敦大學學院)主修Political Sociology(政治社會學)的Harry,葉祐嘉,在服役期間,觀察到偏鄉英語教學在教案設計、師資派遣、學生動機上的問題,利用執勤外的空擋,從設計「小怪獸英語教學桌遊」開始,Harry為學生打造課後學習英文的動機,透過環島走訪各個偏鄉學校,將桌遊教學實際應用在課堂上,在役期結束後,更創辦了「ThereforEd」(因為所以教育協會)。秉持著「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向世界展現他的獨一無二」的信念,Harry將每一位偏鄉孩童視為自己的弟弟妹妹,以優質、均等教育為核心,鼓勵他們找到學習的理由。「Be there for education」的青年社會使命讓推動教改這項議題不再限於掌權者,而是每一位有志青年為台灣下一個世代創造美好未來的機會。

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在完成學業後,決心放棄在英國的工作,留在台灣做偏鄉英語教育?
每一位大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一種想做大事、改變世界的使命感,然而當擺在你前面的是「在英國的高薪offer」,和「創辦前途未知的青創NGO」,你會怎麼選擇?
「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與妻訣別書)於Harry而言,林覺民在信中,「不是『祝福』天下人愛其所愛,而是『幫助』天下人愛其的所愛,為天下的人謀取永恆的福樂」的字句啟發了他。
除了 「把自己得到的『愛』回饋給更多的人」Harry也在替代役期間,在深入的了解台灣各個小角落後,下定決心「把台灣的故事說給全世界的人聽」。「我想講的故事不一定是最精彩的大事件。每一個台灣人的故事都是台灣的故事,你的每一件事都是。」Harry 總結到。
在面臨這樣的選擇時,是「把自己擁有的愛傳出去」的信念,和「把台灣的故事說給全世界的人」的決心讓他選擇了後者。Harry最後補充到,「這是「試與不試」的問題,先做再說,試一試也不會怎樣,行動就對了。」
您對於Taipei Hub「運用『青年力』讓台灣變得更好」的理念有什麼樣看法?
「我們(青年)需要認知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達成共識,定義『台灣青年』,才有機會能目標一致的邁進。」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對自己的「認同」是在「認知、比較周遭環境」後,意識到「我跟你不一樣」而來,好比孩童在鏡像期認知「我」的存在。Harry身為留學生,長期在國外求學,生活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對他最大的改變之一,便是讓他在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異後,「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在認知到後,「更愛台灣這片土地」。
台灣青年長期的國族認同差異增添不少社會發展前景的未知數,當社會分歧越大,好比雙頭馬車往不同方向奔馳,到最後只會兩敗俱傷。Harry認為,台灣未來穩定的發展建立在社會青年團結、目標一致的基礎下,「台灣青年的特色在於『創新』,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他鼓勵青年們突破過往的限制,達到共識,重新定義「台灣青年」。
您對想從事社會貢獻的青年有什麼想說的話嗎?
「看到事情的全貌後,不要失望,更不要反社會,而是更清楚知道可以往什麼方向走。」Harry勉勵所有的青年,用正向的力量看待社會。
「看到社會的問題後,多去想『解決後社會可以有什麼樣的改變』。」人們往往會先發現自己生活周遭的問題,然而嘗試改變過去自己曾經碰到的「個人」問題,不一定可以真的改變「社會」什麼。Harry鼓勵青年多想一步,不要只停留在特定議題的層面,而是專注在對社會的改變,Think big。
----------------------------------------------------------------------------------------------------------
Harry Yeh | 葉祐嘉
* 學歷:
- 倫敦大學學院 UCL,政治社會學碩士
* 目前身份:
- ThereforEd因為所以教育協會,發起人兼秘書長
- 小怪獸教育工作室,負責人
* 2018加入Hub,在Hub參與過的計畫:
- Shape the Future 導師
* 啟發我的幾本書:
- 小怪獸英語教學桌遊環島計畫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Hpe3s-nBk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