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pers - Jonathon
- Global Shapers Taipei
- May 28, 2019
- 3 min read
這個世界很大,問題很多。在過去,我們在各方面都有改變,而這正是因為有一小部分的人採取了行動。不用怕只有你一個,有一天,你會找到一整個團隊來幫你。
在Taipei Hub裡,有這麼幾張西方臉孔,不是華人,卻會說中文,不是台灣人,卻努力改變台灣。2018年加入的Jonathon來自澳洲,大學本科為都市計畫(Urban Planning),卻在完成學業後,專職投入養殖動物保護(Farmed Animal Protection),更離開澳洲,申請在台灣動物保護團體的工作,定居在台灣。在這一串選擇的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有什麼樣的因素使命感驅使著他?

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主修城市規劃的你決定投身養殖動物保護的活動?
「時間有限,我想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找到最有效的方式發揮影響力。」
都市計畫旨在「給人們更好的生活」,然而一個城市的計畫牽扯到的不只是基礎建設,人口發展,更是政治政策規劃,於Jonathon而言,透過都市計畫回饋社會須經過政府程序,時長太長,效果與影響力不彰,再加上城市居民多為既得利益者,在實際走訪其他國家後,他決定轉換方向,鎖定其他社會上更亟需解決的嚴重問題。
「做選擇時,我會問自己幾件事:首先,『你做的事情有impact嗎?』,再者,『這個impact的規模大嗎?』,最後,『有多少人在做』?」Jonathon談到。秉持著「既得利益者要回饋社會」的使命感,於蘇州參與一項政府獎學金項目Harmer Scholarshup時,在觀察到亞洲普遍缺乏「動物保護法」的嚴重現象後,Jonathon決心以改變動物在社會上的地位為目標,喚起民眾對於動物也有情緒的慈悲心。
為什麼選擇在台灣工作?又為什麼選擇加入Taipei Hub?
「在這條道路上,一個人走很孤單,但在Hub,有了這樣一群人,旅程不再是孤獨地前行。」
台灣近年來,選出了第一位女總統,立了多項多元族群的保護制策,針對環保、減少塑膠使用,實際制定了法案,更成為亞洲落實婚姻平權的先鋒。不論在議題多樣性程度,人民關注社會程度,或在採取實際行動投入社會貢獻比例的數據來看,皆佔優勢,對於Jonathon而言,台灣擁有「precedence」(突破的可能)。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工作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孤單的,於Jonathon而言,在Taipei Hub除了能和一群也在為社會努力的人共同奮鬥,更重要的是,Hub帶給他「connections and community」,幫助他找到養殖動物保護議題與其他議題的合作可能,同時,也帶給他歸屬感。
您對想貢獻社會的年輕人,有什麼想說的話嗎?
「社會問題不分國界,不分專業。你不用是特定領域的專家,也可以關注、改變社會。」Jonathon說到。
莫要侷限在自己所學、所愛,在走上養殖動物保護時,Jonathon本來也不是一個非常熱愛動物的人,使他重要的是「去關注」的行動,和「願意付出」的心。「而當你有這樣的信心跟態度時,Taipei Hub的各個Shapers們,可以從各式各樣的領域,和人生經歷中,帶給你不同的『啟發』。」Jonathon總結到。
----------------------------------------------------------------------------------------------------------
Jonathon | 恒明俊
* 學歷:
- Bachelor of Environments (majoring in urban planning),墨爾本大學
- Diploma of Languages (Mandarin),墨爾本大學
* 目前身份:
- Campaigner,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 過去經歷:
- Mercy For Animals(憫惜動物),Corporate Outreach Specialist
* 在Hub發起過的計畫:
- SHAPE Drinks
* 特殊事蹟:
- 去爬奇萊山時,因錯過接駁車,搭了四次便車,每次都是在路邊沒等多久就有人問要不要幫忙,感受到台灣人的好心
* 啟發我的幾本書:
- 「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