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夏季達沃斯會議】 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看世界

  • 羅荷傑(Roger Lo)
  • Jul 2, 2016
  • 9 min read

What did we do to improve the state of the world? 

我們身為這世界上人類的一員,我們是否有做了任何能改善人類社會的事情?  這是我參加完3天世界經濟論壇後,不斷問我自己的問題。 

今年,很幸運有機會申請錄取,和Andrew一起代表 Global Shapers 台北 Hub 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2016 年議程重點探討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企業、經濟與未來社會議題結合在一起所產生的重大轉型。圍繞“第四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力量”這個主題, 來自90多個國家的1500名商業領袖、決策者和專家學者,150名全球青年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科技先鋒(Technology Pioneer)、全球傑出青年(Global Shapers)和社會企業家(Social Entrepreneurs)齊聚天津,共同推動未來的急劇式、顛覆性變革。

Global Shapers Taipei Hub representatives

參與世界經濟論壇的這幾天,對我來說是個re-set(砍掉重練)自己的經驗。每天只睡3-4小時,但卻要持續將能量維持在最佳狀態。參加了超過20場 sessions,新認識超過100人。當你站在世界的舞台時,會感到自己的渺小。當大家在討論國際社會、科技、商業的議題時,會感到自己的孤陋寡聞。當認識世界級的人才時(而且還比你年輕),會深感自己的不足。我們需要更多的台灣青年走出去,站在世界的舞台,替國家發聲(要不然我們可能將會失聲和邊緣化)。也需要連結更多的國際資源到台灣。

我將這幾天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所見識,簡單整理成一些心得。 以下是我的一些淺見跟大家分享。

我們必須更加關注並嘗試思考 如何解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挑戰

我參與了幾堂關於解決人類當今挑戰的工作坊,包含探討數位變革、新興科技、消費人口改變、新型經濟模型等對未來人類的消費習慣的衝擊。利用設計思考方式來討論如何利用科技(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行動應用,大數據等)來解決食物供給與安全、交通、教育、通訊、醫療、能源與水的危機,並激盪創新產品的想法。工作坊的主持人是由一位MIT博士,目前為杜拜總理私人顧問,協助整體都市設計的主持人。各組的導引者(facilitator)和成員來自非常多元的背景,有來自IDEO中國區總裁,Frog全球戰略創新負責人,Blockchain創辦人,聯合勸募基金會總裁,印度其中最大集團的技術長,小智研發的創辦人(來自台灣),可口可樂的全球永續長,雀巢公司中國區策略長,史奈德電機董事長永續專案特別助理,AirBnB全球營運長,Uber策略長,地平線機器人創辦人等。

Innovation workshop on the future of consumption

Innovation workshop on the future of consumption

Noah (special consultant to the prime minister of Dubai), the moderator of FutureMaker

The facilitator at the design thinking workshop from IDEO (Head of Greater China region))

若將創新分為三個階段,先是商業及市場創新,再到技術型的創新,最後是利他型的創新,也就是將人類知識邁向更前線及真正解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挑戰的創新(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我們過去幾年,探討了許多是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創新,從電腦,互聯網到移動時代創新。在會議中,大家探討了幾項重要的趨勢和創新方向:行動超級運算(mobile supercomputing),人工智能機器人(Artificially-intelligent robots),人工智能(AI),新世代電池(Next Gen of battery),無人駕駛車(Self-driving cars)腦神經的改善(Neuro-technological brain enhancements),基因遺傳編輯(Genetic editing),未來金融(Future Finance),物聯網(IOT)/互聯網(Internet),區塊鍊技術(Blockchain),環境科技(Environmental technology)工業製造(Manufacturing)食物供給(Food supply & security),虛擬實境(VR)等。這些都是將影響經濟,產業及人類生活的技術和趨勢。

Innovation workshop on the platform economy

Human vs Machine: The Significance of AlphaGo. 李世石 is one of the panelists

IdeasLab at the innovation workshop

A conversation on the future of mobility with Travis, the Founder of Uber

Lei Jun, the founder of Xiaomi

台灣青年需要更大的國際視野與更多的曝光

我常常跟朋友在討論也鼓勵學弟妹有機會的話,多到國外去見見世面。這次參加會議,更有此感。世界經濟論壇是少數台灣能正式推派代表(企業/組織/青年)出席的大型國際會議,以Global Shapers Community來說,全球目前約有7000名Shaper,每一年僅有不到100位青年代表能通過選拔參加。台灣在過去5年的10多場正式WEF會議(冬季和夏季達沃斯)中,也僅有不到5名的Global Shapers參加。在夏季達沃斯會議中,有來自幾個WEF的重要社群,包含了Strategic Partners, Global Growth Companies, Young Global Leaders, Technology Pioneers, Young Scientists, Social EntrepreneursGlobal Shapers Community

雖然每個社群的人的背景,年紀和專業都不大一樣,但都擁有投入改善人類社會的使命(committed to improving the state of the world),並且有幾個共同的特質:

  1. 他們認同自己是全球公民的一份子:每一個人都關心這個地球和社會,並關注各個角落發生的事情。

  2. 他們專注在某一個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並嘗試用科技或商業的方式去解決:每一個人都是“實踐者”,他們並不是在會議中口頭討論和交流而已,每一個人都代表著某個組織,公司或是個人正在實踐著他們所見到的未來。(所以在會中,很多的與會者都是創業家)

  3. 他們接納每一個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當你跟會場的任何一個人談話時,大家都會很樂意地與你交流。就算我們只是個年輕人。比如說,大家應該很難想像身為財星500大Salesforce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會願意站在會場外花15分鐘聆聽我的想法和解答我的問題,並很有禮貌地鼓勵我說未來是年輕人的世代。

Marc R. Benioff, the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Salesforce​

當你走出台灣,你將會遇見世界級的人才

一位現年24歲的亞裔美國青年,在他16歲時,利用自己研發的數據分析工具,幫助歐巴馬贏得美國總統選舉。17歲時,選上地方教育部的官員,管理40億美金的政府預算,負責22,000 名的公務員。21歲時,創立一間透過即時數據分析,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慧來協助公司處理司法風險課題的軟體公司。3年內,公司成長到300人,在紐約,華盛頓,倫敦及首爾設有辦公室。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並從哈佛商學院drop out。今年同時入選富比世30位30歲以下創業家之一及世界經濟論壇Technology Pioneer。

一位27歲的中國青年,曾就讀多倫多大學、巴黎政治學院、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學後,以羅德學者身份在牛津大學獲得公共政策碩士學位。畢業後,加入Teach for China 項目,在雲南保山擔任項目主管。在今年創辦一間開創型的社會創新機構,致力於把優秀人才和跨領域資源帶入中國公益行業,創新性地解決社會問題,並激發社會大眾對公益的理解與參與。

一位30出頭歲的中國女孩,當了接近8年的律師後,放棄高薪的職涯,投入女性相關議題的推動,共同創辦Lean In中國,目前已經有超過10萬名成員。

一位20多歲的中國女孩,與同伴創辦了一個精確、便捷地對接最優秀設計師的互聯網平台,利用自己藝術設計的背景加上科技的支持做創新。目前已經被紅衫資本和心元資本投資。

一位20多歲的埃及青年,在P&G工作幾年後,秉持自己對未來食物供應和分配的願景,在開羅創辦了一個On Demand的家庭廚房煮飯外送的平台

一名20多歲的尼泊爾女孩,在大地震災害後,和世界經濟論壇組織合作,一起重振家園。並設計具規模化的計畫,協助當地政府重建房屋。

一位曾任麥肯錫資深顧問,有美國創業教母之稱的史丹佛商學院教授,歷經5年研究,親自訪談200家營收超過一億美金的新創公司,包含LinkedIn、SpaceX、UnderArmour、Tesla、Dropbox、Airbnb、PayPal、GoPro……等指標型企業,提出競爭的6項關鍵秘密法則。The Creator’s Code

中國最知名之一的創投,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及執行長。自2011年以來,已經投資了70多家互聯網和教育領域的種子期公司,並被提名為《創業邦》2014年40位40歲以下投資人之一。

在會場中,遇到了非常多像他們一樣的實踐家與創業家,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真的付出努力去 mak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他們在年輕時就開始的身體力行,那在台灣的我們呢?

Meet the leader with 張亞勤, the President of Baidu

Timothy Hwa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FiscalNote, Inc.

Amy Wilkinson, Author of The Creator’s Code: The Six Essential Skills of Extraordinary Entrepreneurs

A conversation with Jeremy Lin, NBA basketball player

持續學習是關鍵的競爭能力 結交一群互相學習和交流的夥伴更重要

世界經濟論壇在今年公佈了應映未來產業快速變遷的時代下所需人才的關鍵能力,其中包括解決問題,批判性思考,創意思考,認知彈性思考能力等。在這些能力中,其實最關鍵的就是我們的學習能力,且是“不斷”的學習能力。現在公司的半衰期和技術及產業的變動時間間隔越來越短,我們必須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和實踐以培養所需的技能。

但一個人學習,不管是速度或是成長的空間是有侷限的。能夠結交一群不管是在知識上,經歷上和對自己和這社會願景相似的夥伴,一起交流和切磋更能激盪出火花。在世界經濟論壇的會議中,你會觀察到所有成員,從財星500大的執行長到像我們一樣的青年人,每一個人都積極的參與每一堂工作坊和演講,不斷地吸取新知,並和夥伴交流。其中建立這樣的學習網絡的關鍵點,是在於“國際化”。我們必須經營一個國際級的人脈學習夥伴網絡

而這也是我們Global Shapers Taipei Hub接下來想在台灣嘗試做的事情,希望能與我們的策略夥伴在台灣一同推廣重要社會議題並加入年輕人的討論與貢獻。而Jumpstart Program的成立宗旨與實際推動方式也是同樣的理念,希望能透過建立青年人才網絡,彼此交流,成長,以培養未來組織內具備創業家精神的領導人。

Meet the leader with Marc R. Benioff, the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Salesforce

Innovation workshop on making inclusive growth

未來是青年的世代 但身為台灣青年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在論壇中,很多人一再的強調這個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世代,不管是從消費力,創新和未來領袖的角度,青年人必定是很重要的一群人。Salesforce公司的創辦人Marc在一場與Global Shapers的對談裡,也提到青年人的參與是公司不斷創新的源頭和動力。也曾有可口可樂的全球總裁致電給WEF組織,希望能徵求一位年輕人當他的導師(Mentor),因為他想要多學習年輕人的思維與世界。

在這整場會議中,我不斷地問自己一個問題: 如果未來是青年的世代,那麼,身為台灣青年的我們到底可以做些什麼?

當在會場遇到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每一位都嘗試用科技或是商業的方式來解決當地的社會議題,付出實踐,並也看到實質的成效。且不只自己努力,還組織團體一起推動社區或是國家一同向前。反觀台灣的年輕人,我們花時間在抱怨政府和這社會,努力想離開台灣到其他國家工作。對這土地和世界正面臨的重大挑戰,鮮少關注,更不用提去解決它。如果,我們希望20年後,台灣能成為更具有競爭力且對這世界有所貢獻的國家,那身為青年的我們就必須將責任扛起,因為未來將會取決於我們的努力,而且要從現在開始做起。

我們期待,我們能連結更多志同道合的台灣青年,一起多到世界的舞台上,去參與,取了解,去體會這世界。並為台灣發聲。同時,也努力的將國際帶進台灣。

在從北京回台北的夜班飛機上,我靜靜地反思。我有一個願景,有一天,這世界最聰明和最有資源的這群人,都能一同解決人類社會最難的挑戰。最優秀的年輕畢業生工作的第一志願,是加入具有願景,能實際解決社會問題的公司或組織(如B型企業)。

我始終相信,上天賦予我們的聰明才智和資源與能量,是希望我們能做出能改善人類生活的事情,而不是一直只思考去極大化自己的收益。

我始終相信,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我們這一生的目的何在, 發揮我們最大潛力, 並播下造福人群的種子。我們每一個人都還年輕,並都在人生的旅程中。一個人無法達成的願景,如果每一個都願意去影響身邊 的人,那麼我相信,這世界會充滿著滿滿的正面能量。而我們一定都會很愛這個世界。

讓我們一起為讓台灣和這世界變得更好而努力。Let’s try our best to commit to improving the state of the world!

Global Shapers participants at 2016 Summer Davos conference

分享給我身旁對於台灣和這社會有著共同熱情的朋友及夥伴們。

羅荷傑 Roger Lo 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畢業,目前擔任 Yahoo! 亞太區策略暨業務營運部副理,負責行動開發者套件,在亞太區市場推廣策略及行動產品成長策略。曾擔任世界最大學生組織 AIESEC 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台灣區總會會長。長期關注台灣青年職涯發展和國際參與議題。共同創辦 Jumpstart Program,致力於培養未來創新領導人才。在 2015 年入選為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組織Global Shapers Community之成員。同時也擔任 AppUniverz (台灣創新行動服務推廣協會)的理事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2016 by Global Shapers Taipei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White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